找到相关内容8372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我——解脱的关键

    还未真了解以上所说,如此不但被无知妄识所误,还会背负罪业,这就好像你杀人未遂,却要坐牢一样的冤枉。   很多人觉得佛法讲无我,很有道理,但有些人便问,那这样人活著做什么?的确,这问题应先澄清,否则人会不愿无我的。当知人间的一切意义与价值,都是相对的,我们可反问自己“难道一定要有目的才能活吗?”慧浚法师有句名言:“一切都是无意义的;做了后,还是无意义的。&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修行|无我|解脱|我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74986048.html
  • 无我

    无我●作者:黄忏华居士   一真法界圆成实性,不可言说,依二空诠门显之。二空者,生法二空又名二无我,谓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。依如述记及百法解:  一补特伽罗无我者,梵语补特伽罗,旧译云人,新译云数取趣,谓诸有情数数起惑造业,往来诸趣也。我者,主宰义。主宰者,自在割断义。诸有情虽数数起惑造业,往来诸趣,而无主宰实自在用,故言补特伽罗无我。此所无即我,是为我空。  二法无我者,法者,轨持义。轨谓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048078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“无我”?

    不再完整。可见,我们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“我”,只是错误的感觉。而这种由无明导致的误解,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。佛陀以智慧透视这一本质,告诉我们:一切是“无我&rdquo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“无我”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03177947.html
  • 五蕴无我

    五蕴无我   黄国达   什么是无我?杂阿含经中多说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非我,不异我,不相在”。如杂阿含第八三经:“多闻圣弟子于色见非我、不异我、不相在。是名如实正观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”阿含经对于无我的描述不是抽象的、神秘的或想像的,而是具体地就五蕴现象来观察,所发现的真相。由这样的观察,则能远离“即蕴计我”和&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1454532.html
  • 浅谈无我

    每一个佛教徒 都知道“无我”是佛教所阐述的基本思想,那么“无我”是什么意思呢?要了知“无我”,先必须认识“我”是什么意义?“我”是梵语阿特曼的汉译,其含义有常、一、主宰之义。常是恒常不变之义;一是...华严经》说:“如机关木人能发出各种声音,彼无我非我”这就是说人就像木偶玩具一样被牵动。“我”哪里能自由主宰一切呢? 从“我”这一期生命来看,我是不存在的。从佛法讲,“我”和我的一切活动的产生,都是无...

    印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3244919.html
  • 百法无我

    百法无我正果法师   上述五位共计一百法,无论心、心所、色、不相应行、无为,都没有众生计执的我法二种实性。“我”有实、常、主宰、自在义,然以心、心所、色等积集组合而成的有情,决无坚实、不变、主宰...资助观待而得生起。要是有我之体性存在其中,则总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,或总聚,或一王一所,应是常一主宰自在不变的存在。但是我们以常识学理的观察,心心所之总聚一多的作用,均非常一主宰自在,而是无常苦空无我。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548092.html
  • 无我、法无我

    入楞伽经第五卷、佛心品第四中有经文: “佛告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言。大慧。如实知人无我、法无我。如实能知二种障故。远离二种烦恼。大慧。是名如来如实知觉。大慧。声闻辟支佛得此法者。亦名为佛。大慧。是因缘故我说一乘。尔时世尊重说偈言:善知二无我,二障二烦恼;得不思议变 是名佛知觉。” 一.人无我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、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五中有经文: “譬如坏器即易破坏。众生受身亦复如是。既受身已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11879310.html
  • 无我与空

    无我与空  一  [235]佛教说无我或空,是为了实践无我、实现空的实践活动,在这实践的支持下,而叙述无我或空的理论。因此,无我与空离开其实践后,就几乎变得没有意义,或者产生误解,以为它只是理论,用头脑理解即可。“无我”(anātman,anattā)一语主要为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所用,“空”(?ūnya,su??a)一语则是到了大乘佛教之后,广为使用。当然,阿含或阿毗达磨中也有“空”一语,大乘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348002.html
  • 无我

      二无我论   太虚   补特伽罗无我,达摩无我,曰二无我。   补特伽罗,译数取趣,是“数数取天人畜鬼等趣业报身者”之义。变言之,即流转三界二十五有之精神个体或灵魂...世间所名为灵魂者,益无可指物已。此补特伽罗无我,亦译人无我,有情无我,众生无我。人者,有情类之一类;有情类者,众生类之一类。众法和合、相续而生者曰众生,虽无情之个体,若星地金木等亦名为众生也。有情则专指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655128.html
  • 无我与空性

    佛教是觉悟的宗教,那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,所证悟的到底是悟到什么呢?吾人发现一些佛法较深入者,对「无我」与「空性」有些混淆,或许有人会问世尊在菩提树下所悟到的,究竟是「无我法」还是「缘起法」呢?在观念的差异,今将「无我」与「空性」略为说明,并提供少许浅见,与诸仁者参考。 「无我」是佛法的三法印之一,那就是所谓的「诸法无我」,而「无我」有两种,那就是「人无我」与「法无我」。所谓「人无我」是指吾人...

    亲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3548389.html